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_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_国产性色强伦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_欧美最猛性xxxxx免费_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_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_999久久欧美人妻一区二区_国产a国产片国产

革命老區(qū)眾多,為何紅安被譽名為“紅”?

來源: 發(fā)布時間:2021年05月16日 瀏覽次數(shù): 【字體: 收藏 打印文章


“小小黃安,人人好漢,

銅鑼一響,四十八萬,

男將打仗,女將送飯。”

這首回響在長勝街的民謠,

說的正是第一將軍縣——

湖北紅安。

這是一方紅色旅游圣地,

版土面積1796平方公里的紅安,

近兩年共接待游客1873萬人次。

這是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。

它為新犧牲了14萬英雄兒女,

2.2萬人被追認為革命烈士。

1952年9月,黃安正式改名為紅安。

共和國以“紅”命名褒獎的縣,

這是唯一一例。


紅安之紅,沉淀已久。

紅安,原名黃安,位于鄂東北大別山南麓,南臨武漢,北接河南,東鄰麻城,西接黃陂、大悟,倒水河貫穿全境,既可依山盤踞,亦能渡河通江。優(yōu)越的地理位置,進退可據(jù),為這片土地后來的紅色革命奠定了區(qū)位條件。

紅色人物顯風華

革命老區(qū)眾多,為何只有紅安被名冠為“紅”?歷史中有答案。

80多年前,3支紅軍隊伍在此孕育,14萬人血灑疆場,223位將星閃耀。


1923年,在董必武直接指導下,紅安黨組織成立。大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,紅安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農民運動。

1927年,這里打響了黃麻起義第一槍。起義勝利后,這里建立鄂豫皖第一個工農民主政權——紅安縣農民政府正式成立;建立鄂豫皖第一支革命軍隊——工農革命軍鄂東軍,這也是紅四方面軍最初的來源和建軍的起點。紅安因此成為鄂豫皖抗日民主根據(jù)地和中原解放區(qū)的主要區(qū)域。


紅安是鄂豫皖蘇區(qū)的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文化中心。紅四方面軍在這里誕生,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八軍在這里重建。直至新成立,這里誕生了董必武、李先念兩位國家領導人和陳錫聯(lián)、韓先楚、秦基偉等223位共和國高級軍事將領。

在波瀾壯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進程中,紅安人民為民族解放和獨立作出了重大犧牲和卓越貢獻,鑄就了“萬眾一心、緊跟黨走、樸誠勇毅、不勝不休”的革命老區(qū)精神。在1923年到1949年長達26年的革命斗爭中,紅安14萬英雄兒女獻出了寶貴生命,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2552名。

紅色基因代代傳

很多人都以為紅安鬧革命,是在董必武將紅色的種子播撒到紅安以后。可很少有人知道,早在20世紀之初,紅安便有很多人加入了同盟會,追隨孫中山先生投身革命,如曾任同盟會湖北分會會長的紅安八里人阮復,同盟會會員、秘密黨員紅安桐柏人潘怡如。


土地革命戰(zhàn)爭時期,在紅四方面軍隊的列里,每3個人中就有1個紅安人,每4位英烈中就有1個紅安籍。徐向前元帥曾為紅安題詞:"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(xiāng)",這是乃至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跡。


紅安的英雄兒女不止于此

自1988年9月

我國恢復實行解放軍軍銜制后

紅安又產生了近10名共和國新一代將軍

其中第四軍醫(yī)大學副校長吳曉恒

成為紅安縣第一位共和國女將軍

紅色土地上的英雄故事

持續(xù)上演,代代相傳

紅色文化之氣韻

紅安的紅色文化貫穿于各個歷史時期,各個街道角落、各曲民謠小調中。“第一將軍縣”的傳奇故事,5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七里坪鎮(zhèn)長勝街的20多處革命遺址……紅安的紅色文化資源就像茂密森林,在這片老區(qū)沃土深深扎根、欣欣向榮。

這里是追尋先烈足跡、重溫歷史的極好去處。

站在長勝街街口回望,這條歷經戰(zhàn)火、飽經滄桑的老街依舊巍巍而立。不過600多米長的長勝街,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據(jù)地的中心,蘇維埃銀行、紅軍飯?zhí)谩⒅形魉幘帧⒓t四方面軍指揮部……眾多革命遺址遺跡遍布其中,展現(xiàn)了當年蘇維埃政權的雛形。


董必武故居、李先念故居、鄂豫皖蘇區(qū)紀念園……這一處處革命英雄曾戰(zhàn)斗過的地方,見證了紅安為新的誕生所作出的巨大犧牲和卓越貢獻。

據(jù)了解,紅安紅色文化資源主要由兩部分組成:

一是革命文物遺址遺跡資源。紅安是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(qū)、30條紅色精品線路和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(qū)之一,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41個點,偉人、將軍故居64處,在全國實屬罕見。

二是革命文化資源。紅安流傳著眾多革命戰(zhàn)爭年代的民歌、民舞、曲藝戲劇、民間文學等,民歌《八月桂花遍地開》《送郎當紅軍》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。

正是有了這座紅色文化資源寶庫,才得以讓世界認識紅安,讓我們了解紅安。


地處山區(qū)的紅安,由于交通不暢、自然災害多,曾經是國家級首批重點貧困縣。

近年來,紅安立足紅色旅游、文化資源優(yōu)勢,不斷擦亮紅色名片,產業(yè)發(fā)展也呈現(xiàn)良好勢頭。

2018年8月,經過考核評估,曾經的貧困縣紅安徹底甩掉“窮帽”。

近兩年,紅安共接待游客1873萬人次,旅游綜合收入89.7億元。紅安大布、紅安花生、紅安苕等一大批優(yōu)質的土特產也搭乘電商銷售、直播帶貨的快車,從大別山區(qū)走向全國各地。紅色沃土上,不斷續(xù)寫出新的傳奇。

紅安之“紅”何處來?

來自紅色的風流人物、紅色的文化氣韻、紅色的基因傳承、紅色的發(fā)展理念,更源自“萬眾一心、緊跟黨走、樸誠勇毅、不勝不休”的革命老區(qū)精神。

老區(qū)紅安,精神不滅,英雄不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