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妇中文字幕乱码亚洲影视_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_国产性色强伦免费视频_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久久紧_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_欧美最猛性xxxxx免费_在教室伦流澡到高潮H_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_999久久欧美人妻一区二区_国产a国产片国产

蘭桂珍的紅色家風(fēng)故事

來源: 發(fā)布時間:2019年05月19日 瀏覽次數(shù): 【字體: 收藏 打印文章

在大別山下,流傳著一個革命母親的傳奇故事,她的父親、丈夫、兒子一家人全都為革命作出了犧牲,最后只剩下她一個人。她的名字叫蘭桂珍,后人稱她叫蘭大媽。

“咱自己人要支持自己人”

蘭桂珍,1904年出生在黃安(今紅安)縣箭廠河鄉(xiāng)(今屬河南新縣)一個貧苦農(nóng)民家庭里,5歲時,被送往黃安縣檀樹崗鄉(xiāng)程維德灣的程啟忠做童養(yǎng)媳,1921年與他結(jié)婚,先后生下4個兒子。

在此期間,正趕上董必武派回一批共產(chǎn)黨員回紅安農(nóng)村宣傳革命思想,創(chuàng)辦農(nóng)民夜校,組織發(fā)展農(nóng)民協(xié)會,使她懂得了革命的道理。自此,她積極參加農(nóng)協(xié)會組織的革命活動,擔(dān)任了婦救會的宣傳委員和婦女隊長。

蘭桂珍宣傳群眾說:“紅軍是咱們窮人的隊伍,咱自己人要支持自己人”。她走鄉(xiāng)串戶發(fā)動組織婦女們做軍鞋、籌軍糧,幫助護理傷病員,為紅軍做飯,有時還組織宣傳隊到前線慰問紅軍戰(zhàn)士,樣樣都沖在最前,被縣蘇維埃政府稱為“支前模范”。

在艱苦卓絕的游擊戰(zhàn)爭中,她把家里僅有的兩畝地換成20斗大米送給了紅軍,在最艱難的日子里,自己最后卻四處漂泊,以乞討為生。

送郎當(dāng)紅軍

在擴大紅軍隊伍的運動中,為了打擊敵人,蘭桂珍動員自己的丈夫程啟忠?guī)ь^參軍,親自把自己的丈夫送到招募處報了名,送郎當(dāng)紅軍。

蘭桂珍積極參加農(nóng)民協(xié)會的各種活動,特別是參加審判土豪劣紳的活動,引起了地主豪紳的忌恨,他們企圖尋找機會實施報復(fù)。1931年的夏收時節(jié),蘭桂珍帶著大兒子,剛剛收割完田里的稻谷,突然跑來一群地主武裝的民團分子,他們二話不說,走上前去就動手搶劫母子倆剛剛收下的稻谷,蘭桂珍母子拼命上前阻攔,兒子程金林扯住民團分子死不放手,遭到了民團分子的毒打,小金林拼命反抗,幾個民團分子圍了上來,竟把蘭桂珍年僅9歲的大兒子活活打死,搶走了她的全部糧食。這時的蘭桂珍,一方面承受著失去兒子的巨大悲痛,一方面面對著無米下鍋的困境和忍饑挨餓的婆婆和兒子們,真是難過到了極點。沒辦法,為了維持生命,她只好帶著婆婆和兒子們四處乞討。那知,年僅2歲的小兒子,經(jīng)受不住到處流浪和饑餓的折磨,在乞討途中又因貧病交加不幸餓死了,給蘭大媽帶來又一次巨大的打擊。

堅強的蘭桂珍沒有倒下,而是更加努力的投身婦女工作。1935年她的丈夫程啟忠在龍王山戰(zhàn)斗中光榮犧牲了。為了繼承丈夫的事業(yè),她又把2個兒子送去當(dāng)紅軍。

1937年,日本侵華,蘭桂珍又動員程家六弟程啟遠參加了抗日隊伍,投身抗日戰(zhàn)爭。1947年,劉鄧大軍面下,她又動員程家的五弟程啟家,參加了解放軍,后來,蘭桂珍的六弟、五弟在抗日戰(zhàn)爭和解放戰(zhàn)爭中又先后光榮犧牲。

在殘酷的戰(zhàn)爭中,蘭桂珍就這樣先后失去了父親、丈夫、4個兒子和4個兄弟10位親人,3位被確定為革命烈士。蘭桂珍的全家11口人,最后只剩下她1個人。蘭大媽說:“雖然沒有了骨肉親人,但我的心早已跟革命融為一體,共產(chǎn)黨、紅軍就是我的親人!”

遜色的勛章

解放后,作為一位為革命作出巨大犧牲的孤寡老人,蘭桂珍被定為優(yōu)撫對象,但是她謝絕了組織的照顧,帶頭參加農(nóng)業(yè)合作社和集體生產(chǎn),自己勞作養(yǎng)活自己。在她70多歲的高齡時,還念念不忘為國家作貢獻。每年她都主動地向國家上交200公斤公糧和一頭大肥豬。

有一對吉林省吉林市的青年男女從《解放軍文藝》刊載的《兩百個將軍同一個故鄉(xiāng)》報告文學(xué)中讀到蘭桂珍的事跡,深為感動,給她寄了100元錢,說是聊表心意,向革命的老媽媽敬禮。蘭桂珍聽完信后,對前來送信的鄉(xiāng)黨委書記程定國說:“這錢我不能要,還是退回去吧。”程定國說:“你一個人生活,日子緊巴巴的,我看不退了,用錢添兩件衣服穿吧。”蘭桂珍說:“我一個老婆子了,還講究個啥,你是書記,你拿個主意,這錢不是歸公就轉(zhuǎn)給學(xué)校,眼下伢子們上學(xué)也難啊”,最后決定還是把錢轉(zhuǎn)給了村辦小學(xué),供孩子們上學(xué)。

1979年,4名胸前佩戴著亮閃閃的“勇士勛章”的巴勒斯坦游擊隊?wèi)?zhàn)士到紅安參觀,聽了她的事跡后,提出要親自拜訪她。在蘭桂珍的家里,戰(zhàn)士們看到的是,兩間并不比游擊隊帳篷舒適的土坯房,墻上貼著毛主席的像和滿屋的獎狀,土改時分的的棗木桌椅,早已被歲月磨圓了棱角……蘭桂珍告訴他們:“日子過得很好了,就是身邊沒個孩子,空落落的”,看到她孤零零一個人,戰(zhàn)士們問蘭桂珍今后生活的打算,蘭大媽說:“我是個種田婆,如果能夠的話,我要用我這雙手多照料些人,多喂飽些孩子”。蘭大媽的事跡深深打動了戰(zhàn)士們,臨走的時候,他們不約而同地摘下了胸前的勛章,雙手獻給了這位英雄的母親。

1988年,蘭桂珍病故了,鄉(xiāng)親們?yōu)樗侠砹撕笫隆?/p>

她,生前靜靜的活著,死后默默的躺在大山里。她就像一座山峰,無言卻是雄偉地矗立在大別山人民的心中。